Page 11 - 中国企业报手机报-2023年6月6日
P. 11
10 法治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编辑:康源 校对:许舒扬 美编:王祯磊
【举案说法】
一家潜力企业缘何走向衰落?
法律专家:企业合规管理应从加强高层监管做起
本报记者 朱晨辉
5月的赣鄱大地,郁郁葱葱。但
位于江西省的实华燃气集团有
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实华公司”)实际
控制人王新(化名),面对昔日热热闹
闹、川流不息、大量槽罐车排着长队
等待装卸的液化石油气库,如今却成
为死气沉沉、荒草丛生的场地,不由
眉头紧锁,并深感痛惜和无助——这
座大型液化石油气储备库面临法拍,
竣工近六年而尚未验收的成品油库
随之报废,生产经营全部停止,散布
在多个省市的数十座液化天然气气
化站被闲置或拆除,自己精心打造和
苦心经营且寄予厚望的合资公司濒
临破产。
前景很好的合资公司濒临破产倒闭 一系列行为,并要求纠正;罢免董事、副董 司个别高管未经董事会批准将 6000 多万
事长的董事会决议,也被法院依法撤销; 元的核心资产以 4000 万元贱卖给关联公
法院依法审理查明物权及损害公司利益 司——央企融资租赁公司售后回租;所欠
这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(以下简称 “平价燃气进万家”民生工程曾获得国家 案件的事实后,驳回了全部诉讼请求;公 租金未经董事会批准多次通过关联交易
“合资公司”)的能源储备基地。这家合资 层面支持。 安机关调查后,对刑事控告没有受理。 进行展期;随后还未经董事会批准和授
公司是民企实华公司与某央企集团公司 但是,王新和这家央企下属公司个别 据王新称,合资公司上级单位于 2021 权,与关联公司违规变更争议解决方式和
下属全资子公司合资组建的燃气企业,分 负责人在理念上存在不同意见,为了不 年 12 月 15 日还协调组织召开了合资公司 管辖地,将合资公司 6000 多万元的“租赁
别占股 49%和 51%,注册资金 9901 万元。 影响公司发展,他于 2018 年 5 月起不再 股东沟通会,取得依法依规、实事求是、协 物”裁定给债权仅 3000 多万元的关联公
合资公司既能利用央企资源,又能发 担任合资公司总经理职务。从此合资公 商解决的共识并作出了具体纠错的工作 司;原本将相关“融资租赁物”的使用权出
挥民企优势,还能得到当地政府的优惠 司高管全部由央企管理人员担任。 安排。法院向合资公司发送《关于加强公 租就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,竟然强行拍卖
政策和稀缺的能源项目,可谓占尽天时 据王新介绍,这家央企下属公司相关 司规范管理的司法建议书》,并将相关损 近 2 亿元的资产,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。
地利人和。 管理人员对合资公司管理很不规范,仅 害民企公司合法权益的案例列入《保护中 合资公司这些央企下属公司管理人员的
自 2015 年 7 月开业后的两年多时间 2019 年和 2020 年期间被人民法院撤销或 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十大典型案例》向社 不合规行为,还引发了多起法律诉讼。
里,合资公司业务采购渠道和销售市场 判决不成立的决议就高达二十多个。相 会发布。 据王新介绍,对于股东实华公司提出
基本建立,销售额达到 15 亿元,利润总额 关违规行为包括:生产设备不正常维护、 据自媒体《江西浪平》披露:合资公司 的诸多问题,当地政府也正在调查和协
近 4000 万元,分红后公司净资产仍超过 1 安全隐患不及时消除;长期违反公司财 管理混乱还“引发了农民工群体性讨薪事 调,帮助合资公司尽快妥善解决,防止损
亿元,如果按照原计划全面开展瓶装液 务制度,未经股东会批准预算立项而擅 件”。王新介绍,该事件的起因是合资公 失进一步扩大。
化石油气业务获取的利润将更加可观。 自调度大额资金和支付大量费用;重大
由于业务量和收益明显,还获得银行授 事项不经董事会/股东会审议批准等等。
信 1.8 亿元,企业发展势头良好。据了 王新介绍,混乱的管理造成合资公司
解,合资公司首任总经理王新在燃气行 业 务 坍 塌 式 下 降 、经 营 出 现 持 续 性 亏 专家观点:企业合规管理应从加强高层监管做起
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,经验丰富、做事 损。据观察,合资公司目前已全面停产
严谨,在业内享有盛誉,其倡导和践行的 停业。
相关事件也引发了多家媒体及法律 这件事情对央企选择任用、教育培训、监
人士的关注。 管处理下属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有很多
曾长期担任某央企法律顾问的孟长 惨痛教训值得吸取,加强合规管理应该从
管理人员违规操作致使乱象频发 春律师认为:央企有一整套严格的经营管 高管做起,以免因错用或放纵高管而毁掉
理制度,国资委也出台《中央企业合规管 一个个优良企业。
理办法》,央企管理人员经常要接受管理 关于上述问题,5 月 24 日,记者电话
王新称,自 2014 年就合作项目开始 在的问题。 培训和相关部门的监督、考核,应当有带 联系了合资公司总经理董某,得到回复
洽谈以来,相关商务谈判、资产交接、公司 但随后实华公司就接二连三地遇到 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 是:你们可以看法院判决书,我们无授权
融资、人事安排、经营计划、项目开展和项 了麻烦:一是不准查阅合资公司决议和财 强烈意识。如果管理人员出现相关不作 不接受采访。随后记者又联系了该公司
目验收及项目交割等等,央企下属公司相 务凭证、不准进入合资公司经营场所;二 为或者乱作为问题,监管部门应及时加强 上级单位的相关负责人,希望就“高管任
关管理人员就曾进行一些不规范操作,导 是强行罢免实华公司委派的董事和副董 监管和问责,规范公司管理。合资公司长 用、考核”及前文所述合资公司“违规”等
致合资公司业务坍塌、经营亏损、资产贬 事长;三是被合资公司提起物权纠纷及损 期出现相关问题且不能得到妥善解决,央 问题进行解答,但未得到相应回复。5
值,而且造成合资公司长期处于瘫痪状态 害公司利益诉讼;四是被控告合同诈骗和 企高管应当从监管方面找原因:是这些管 月 25 日,记者再次联系对方,截至本报
没有任何扭亏为盈的措施,合资公司一步 职务侵占刑事犯罪等等。 理人员未经培训上岗,还是明知故犯?是 发 稿 时 止 ,记 者 尚 未 就 以 上 问 题 得 到
步走向资不抵债的破产边缘。 但事情终于有了让王新得以安慰的 某些央企的监督流于形式,还是对合资公 回应。
王新介绍,实华公司无奈之下向合资 结果:央企集团层面对合资公司的高管进 司的监督存有盲区?是管理人员屡教不 此事未来走向如何?谜底仍未揭开,
公司上级单位反映了合资公司现状及存 行了诫勉谈话,指出其违反《公司章程》的 改,还是组织约束不力?从而对症下药。 本报将会持续关注。